央视聚焦:加急!断货!储能产品外贸订单持续增长,各路“玩家”争相入局 -凯发k8国际首页

新能源采编储能 2023-10-27 18:06:47 418阅读 举报

电池是储能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,约占总成本60%,其次是逆变器,约占总成本的15%。近期,相关储能产品的外贸订单不断,部分地区出口数据亮眼。浙江宁波的一家新能源企业,近期便携式储能产品出口不错,几乎每天都有新订单。不少标注了“加急”,还有一些产品已经处于“断货”状态。


今年储能出口有一个特点,就是大型储能设备进一步增长。我国储能出口还呈现很强的产业链特征,很多企业成为多产品协同和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的供应商,不仅出口电池、逆变器等单一产品,也越来越多地出口系统集成。



这样一个形似集装箱的大型储能柜,内部由192个电池包组成,电容量能达到1000度,是普通户用储能的数百倍。



浙江某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舒孝瑜:在海外市场,特别是欧洲的客户对于大型商储的需求慢慢起来了。



近期,我国储能企业频频披露大单信息,收获海外大型储能订单,规模从兆瓦级跃升至吉瓦级。8月份,由我国企业作为储能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的1.8gwh全球最大单体储能项目在美国落成。



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(cnesa)不完全统计,今年上半年,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70.2gw,同比增长44%。欧洲市场,预计2023年大型储能新增装机超过3.5gw,同比增速或达到75%。部分企业表示,在应用上也开始加速向电网侧和电源侧的大型储能市场渗透。



某新型能源系统企业高级副总裁 田庆军:无论是交付量,还是新增订单量,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都增长了约三倍。预测到今年年底,大概在国际市场上能有5gwh的交付量,新增订单预测可能会突破12gwh。


高景气吸引众多入局者储能市场“蓝海”变“红海”



近两年,储能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,吸引了各路“玩家”入局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a股今年以来就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,宣布涉足储能行业。随着各类企业的涌入,行业也从不久前的“蓝海”变为目前高度竞争的“红海”。



在浙江一家企业,负责人表示,公司主营业务是电力服务,已经在国内做到头部位置,年营收超过50亿元。今年,企业刚刚涉足储能市场,目前已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开发小型家用储能产品。



据统计,我国储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2.9万家,与2022年年底相比,增长超63%,企业数量增长迅猛。专家表示,新老“玩家”同步扩张,为行业带来充分竞争。但高景气的背后也伴随着无序扩张、产能过剩等问题。



分析人士指出,从需求端看,全球多国需求仍在大幅增长。从供给端看,龙头企业持续扩产,海外也不断涌现新的储能企业。数据显示,仅今年上半年,国内储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%,其中出口比例超过55%,产能过剩问题值得警惕。



中邮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首席分析师王磊:在这一赛道上,刚开始相对来说是比较野蛮和粗暴的,后面的市场可能更加趋向于精细化。




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声明:
作者:新能源采编
链接:https://www.zhaoxny.com/p/16be4c8f9d361a
分类:储能
本网站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。若此文章存在违规行为,您可以点击 “举报”


后发表评论
0条评论
还没有人评论过~
机械储能有哪些方式?
问答 1 位能友回复
如何判断锂电池的优劣?
问答 1 位能友回复
网站地图